康县食用菌信息网-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金针菇基腐病防治

来源:食用菌信息网 作者:佚名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4-25
摘要:  症状  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菌柄基部变黑褐色至黑色糜烂,基部糜烂后,子实体倒伏。幼菇丛发病虽不倒伏,但不能延续向上生
症状   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菌柄基部变黑褐色至黑色糜烂,基部糜烂后,子实体倒伏。幼菇丛发病虽不倒伏,但不能延续向上生长发育,严重发生时,针状的幼菇成丛变黑糜烂。   病原   瓶梗青霉,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抱目、丛梗抱科,该病原如在马铃薯蔗糖培养基上,菌丝白色、粉状。培养基呈深红褐色,菌落呈粉红色。抱子梗从气生菌丝上长出,呈对称分叉。与青霉素的分枝类似,但小枝梗顶端着生的分生孢子可形成长链,链长达400—600微米,分生孢子椭圆形、单细胞、无色。   发生   各地均有发生,以室内床栽较多。多发生于棉籽壳生料栽培的菇床上,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过高,床面长时间有积水,加之长时间覆盖薄膜,通风不良,湿渡过大,有利发生。   防治   1、子实体生长阶段节制适宜的含水量,经常消除床面积水,特别是在子实休生长阶段消除积水特别重要。   2、发现病菇后应及时消除,此后喷1∶500倍25%多菌灵或65%的代森锌,可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责任编辑:佚名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专家在线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