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食用菌信息网-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平菇出现“黄褐斑”,怎么办?

来源:食用菌信息网 作者:食用君 人气: 发布时间:2020-12-02
摘要:平菇出现“黄褐斑”,怎么办?
平菇黄褐斑病的危害: 平菇细菌性黄褐斑病俗称黄菇病,该病发病快,蔓延迅速,从幼菇期到成熟期都可发病。平菇黄褐斑病是由假单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症状表现为菇体发病时表面局部出现淡黄色斑点,湿度大时发病部位有黏湿感,并向组织内部渗透,致菇体腐烂,伴有黏稠分泌物,散发出恶臭气味,影响平菇外观,致使丧失食用价值。 发病原因: 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条件下发病重,常在大雾或沙尘暴天气后发展迅速;品种间发病程度有差异,通常黑色品种发病率高、严重;种植历史长的菇场,发病重,特别是多年种植同一品种,品种抗性水平下降,易发病;栽培管理中浇水不当,如多次浇淋使菇体表面和体内吸水处于饱和状态,促使细菌繁殖生长。此外,菇蚊蝇也是传播病菌的昆虫介体,可加重为害,当菇房内菇蚊蝇发生严重时,该病发生亦重。 防治方法: 雾朦、寡照、阴雨、沙尘天气会影响菇房内的正常通风,造成利于平菇细菌性黄褐斑病发生蔓延的闷湿环境。合理喷水与通风:所用水源要清洁,要喷雾状水,同时与通风协调配合,既要避免菌盖积水及棚室闷湿,又要保持菇棚湿度适宜。加强检查,及早发现并清除病菇,同时注意环境清洁,以延缓病害蔓延,减轻为害。采用防虫网、黄板、诱虫灯等物理防控技术,阻隔、诱杀菇蚊蝇,减少传播介体。
责任编辑:食用君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专家在线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