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食用菌信息网-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食用菌病害防治措施

来源:食用菌网 作者:易菇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6-04
摘要:症状识别脉孢霉俗称链孢霉或红色链孢霉。引起的病害称为粉霉病,或红面包霉病、链孢霉病,为菌种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常在高温季节菌种生产期发生,在栽培过程中也时有发生。为害菌丝体和子实体,培养料一经污染很难彻底清除,常引起整批菌种或培养料报废,显
症状识别 脉孢霉俗称链孢霉或红色链孢霉。引起的病害称为粉霉病,或红面包霉病、链孢霉病,为菌种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常在高温季节菌种生产期发生,在栽培过程中也时有发生。为害菌丝体和子实体,培养料一经污染很难彻底清除,常引起整批菌种或培养料报废,显着影响食用菌生产。 发生初期,产生灰白色或黄白色菌丝,呈棉絮状,很快变为橘黄色,绒毛状,菌落成熟后,上层覆盖粉红色分生孢子梗及成串分生孢子。脉孢菌可杀死食用菌的菌丝体使培养基发热,发酵生醇,很容易从菌室内嗅到霉酒味或酒精香味。橘红色分生孢子常呈团状通过孔隙长到棉塞或塑料袋外,稍受振动便散发大量孢子到空气中,快速传播蔓延。 发病规律 链孢霉属于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生活力极强,分生孢子能耐高温,菌丝好氧,25-36℃生长最快。培养料含水量53%-67%时生长迅速。高温季节是该菌发生的高发时期,借气流和风传播。场地不卫生,无菌条件差,灭菌不彻底,棉塞受潮、过松,菌袋有沙孔是脉孢霉初侵染的主要途径。高温高湿环境,特别是培养料湿度过大,易发生。一旦料袋或培养床染菌后,可在1-2天内污染整个菇房,此菌生活力极强,能冲破塑料袋向外生长,致使整个制种和栽培失败。 防治措施 1. 农业措施:针对链孢霉没有有效的防治药剂,在生产中应以预防发病为重。保证塑料菌袋厚度与质量,减少破袋;科学调制配方,防止营养过剩;菌袋灭菌彻底,防止留下空压死角;不在闷热天气接种,以防菌棒污染几率增加;防控菇蚊蝇,避免传播蔓延。 2. 物理措施:做好菌种和发菌场所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处理,生产开始前可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混合后产生的气雾熏蒸菇房空间,有条件菇房可选用臭氧消毒剂处理菇房空气4-6小时;一旦发现污染菌棒,应立即用塑料袋套上或滴上柴油或煤油等覆盖,带出棚外集中销毁。
责任编辑:易菇网

上一篇:黑木耳“流耳”的防治措施

下一篇:没有了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专家在线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1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