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食用菌信息网-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热门关键词:  康县  搴峰幙  请输入关键词  鎼村嘲  鎼村嘲骞

平菇细菌性病害的症状及诱发条件

来源:食用菌网 作者:易菇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2-02
摘要:在平菇种植过程中常出现1~2潮菇后就没了出菇后劲,并有不同程度的发黄、干枯或变软、腐烂等现象,重者第一茬菇就染病,而且有区域性发病的特点。大多情况是近年来在平菇生产中普遍暴发的细菌性病害 平菇锈斑病(又称褐斑病)。一、症状病原菌在菇盖上可形成
在平菇种植过程中常出现1~2潮菇后就没了出菇后劲,并有不同程度的发黄、干枯或变软、腐烂等现象,重者第一茬菇就染病,而且有区域性发病的特点。大多情况是近年来在平菇生产中普遍暴发的细菌性病害——平菇锈斑病(又称褐斑病)。
一、症状
病原菌在菇盖上可形成近圆形、菱形或条纹状的红褐至黑褐稍凹陷病斑,表面有一层菌脓,而且只侵染子实体而不为害菌丝体。当菇盖上有水滴滞留时易诱发此病,尤以棚顶水珠滴落在菇盖上时为重。
幼菇染病后,锈斑会随子实体的长大而增大,有时引起子实体干皱,停止生长;成菇染病后,多在菌盖与菌柄相连处出现褐色、锈色病斑,发病在浅层,一般不深入菌肉,并渐向外扩散,直至成大面积病斑,严重者周围菇蕾也干黄萎缩,但一般不引起子实体变形或腐烂。菇农往往误认为湿度不够,并加大喷水量,导致病原菌的进一步蔓延。子实体染病后,因病菌破坏菇盖表皮组织细胞而失去商品价值。
二、诱发条件
①栽培原料不新鲜或培养基携带病原菌。因秋冬季平菇菌袋制作多在7~9月的高温期,如使用菌种带菌、培养料发酵达不到要求或接种操作不严格等而导致。菌袋发菌期要避免高温;熟料栽培不易发病;发酵时栽培料中加入菇管家可有效杀灭预防杂菌污染。
②菇棚连续几年栽培平菇,循环侵染。提倡换茬轮作,出完一季菇后要对菇棚彻底清理,最好与作物轮作或暴晒,菌袋入棚前要对棚全面消毒,用全力威杂菌清喷洒消毒大棚。
③使用易形成冷凝水的普通棚膜易发生此病,宜用无滴膜。
④通风换气不良易诱发此病,且易扩散、要把住病菇、菌蛆等害虫、水源、器具等媒介造成的交叉感染切断,把病菇及时清理出菇棚。
⑤低温高湿易导致病害迅速暴发。管理用水不洁净,秋冬季喷水不当,菇盖长期有积水,易发病。在用水管理上宜采用“干干湿湿”的方法,不宜用“小水勤喷”的方法。
⑥菌种老化、菌种携带病原菌、菌种退化、抗病性弱、多年使用同一品种是发病的重要原因,要从正规研究所引进菌种。
⑦褐黑色品种抗病性能差,白色品种、灰白至灰色品种抗病性能强;高温或广温型品种比中低温型品种的抗病性能强。
三、发病后处理
一旦发生该病,应立即摘除病菇,清理料面,停止喷水,加大通风。
责任编辑:易菇网

上一篇:如何防治猴头菇蛞蝓?

下一篇:没有了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专家在线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1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