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食用菌信息网-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热门关键词:  康县  搴峰幙  请输入关键词  鎼村嘲  鎼村嘲骞

香菇出菇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要点

来源:食用菌网 作者:食用君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9-16
摘要:1. 绿霉由于在脱完袋,出菇期管理不当,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出现绿霉,主要防治措施是减少洒水量,加大通风,将感染的菌棒进行石灰水擦拭。2. 青霉青霉的生长同样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其中温度范围在20至25℃,且为酸性环境下方便青霉的生长繁殖。菌丝前期主要
1. 绿霉 由于在脱完袋,出菇期管理不当,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出现绿霉,主要防治措施是减少洒水量,加大通风,将感染的菌棒进行石灰水擦拭。 2. 青霉 青霉的生长同样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其中温度范围在20至25℃,且为酸性环境下方便青霉的生长繁殖。菌丝前期主要呈白色,随后逐渐的发展为青绿色或者蓝灰绿色。防治措施如下: (1)选择合适的培养场所,并做好温度和湿度的调控工作,降低危害出现的机率; (2)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培养料的灭菌工作,及时进行接种; (3)管理好培养基地卫生工作,定期进行消毒,可交叉喷洒多菌灵溶液等溶液,以防环境和空气受到杂菌的污染; (4)加强监管力度,一旦发现青霉,立即进行处理,可用40%甲醛溶液洗擦拭受害处; 3. 黏菌 黏菌是引起高温性食用菌畸形或腐烂的一种病害。香菇、毛木耳和茶树菇等品种常被黏菌侵染危害,发病初期在袋面上出现黏糊稀疏的网状菌丝,1-2天内蔓延成片;菌丝爬向菇体,将菇体包裹,严重的致菇体软腐死亡,病情较轻的致菇体畸形,并在菇体上产生黏菌的褐色子囊。高温高湿的环境是黏菌快速繁殖的条件。当温度在20-35℃,菇房湿度85%以上,黏菌的生长繁殖速度急剧加快,造成大范围的侵害。挖除病区培养料撒上石灰让其干燥,喷洒500倍高锰酸钾溶液,菇房适当增强光线强度,降低温湿度,保持通风状态可抑制黏菌的生长。 4. 菇蚊 以幼虫取食菌丝、钻蛀幼嫩菇体,形成孔洞和隧道、致菇体失水萎缩;菇蚊一般生长在中低温环境条件下,要想完成真正的生活周期仅仅在温度5-26℃内便可,活跃期为15-25℃之间,成虫产卵量100-250粒。秋季11-12月,温度10-22℃时,卵期5-7天;温度18-26℃,卵期3-5天,孵化期7-10天。幼虫4-5龄,幼虫期10-15天,以蛹越夏。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便是将病斑挖除,同时把黑色木屑全部剔尽,完成清除工作后再将石灰水涂上,同时及时将剔除下来的病斑木屑进行烧毁或深埋。
责任编辑:食用君

上一篇:羊肚菌病虫害防治及采收要点

下一篇:没有了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专家在线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1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