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菌药产业信息网-康县菌药产业发展中心-原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热门关键词:   0 6  毛木锟斤拷  请输入关键词  锟斤拷锟  康县

金针菇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建议

来源:食用菌信息网 作者:食用君 人气: 发布时间:2024-10-11
摘要:金针菇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建议
1. 针状菇:主要表现为子实体上部尖细,菌柄稍粗,呈针状。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浓度太高,抑制了菌盖的生长。 防治方法: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开袋过迟,套袋后每天要进行一次通风换气。 2. 提前开伞:子实体还没有充分发育成熟,菌盖却偏大,过早开伞。主要原因是与菌袋质量有关,其次要看是否被细菌、真菌污染,再者与出菇过程中空气、光线、湿度、温度有关,另外还有可能是辅料麸皮含量过低所致。 防治办法:严把灭菌、接种关,出菇期空气、光线、湿度协调好,一般品种出菇温度不高于15℃,麸皮含量不低于20%,这样才能使菌丝粗壮、产量高。 3. 水菇:所谓“水菇”,是指子实体就像在水中浸泡过一样,呈半透明状,几乎没有商品价值。主要原因是温度高,喷水太多,水分蒸发慢,水分都存留在子实体上。 防治办法:喷水次数不应太多,菇房空气湿度应保持在80%左右,定期通风。 4. 菌柄基部茸毛联结:子实体基部茸毛多少直接影响到金针菇的商品价值。主要原因是与湿度和空气有关。 防治办法:避免空气湿度过干或过湿,否则就容易产生茸毛;另外,在幼菇期容易出现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氧气不足,因此应增加袋内含氧量。 5. 侧生菇:主要表现为子实体不是从培养料表层长出,而是多数都长在菌袋侧壁上。主要原因是培养料装袋过松,培养料脱离菌袋就极易长出子实体,消耗养分。 防治办法:培养料装袋时一定要松紧一致,尽量使用装袋机,避免出现菌袋过松现象。
责任编辑:食用君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名人名企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1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