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菌药产业信息网-康县菌药产业发展中心-原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热门关键词:   0 6  毛木锟斤拷  请输入关键词  锟斤拷锟  康县

香菇黏菌病的症状及防控策略

来源:食用菌信息网 作者:食用君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5-25
摘要:香菇黏菌病的症状及防控策略
1. 症状 根据黏菌菌落及子实体形态,在菌棒上的黏菌病症状有棕色和黄色两种。棕色黏菌发病初期,在香菇菌棒表而出现黏糊稀疏的网状菌落,会变形运动。后期菌落消失,形成黑褐色子实体,呈卷发状。子实体略呈圆形分布,中心区域培养料略变白。黄色黏菌初期在香菇菌丝体表而形成橘黄色菌落,后期两丝消失后形成黄褐色孢子囊,呈胡桃肉状。子实体较小,分布密集,数量较多,橘黄色,胶质状,干燥后较硬。 2. 病原物 严格意义上而言,黏菌并不是一种病原物,而是菌棒表面的腐生物,但在黏菌所覆盖的菌棒表面区域,不能长出子实体。在香菇菌棒表面危害的棕色黏菌属于发丝菌属Stemonaria,其营养体是一团多核的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团,子实体柱状,棕色,丛生,产生大量孢囊孢子。黄色黏菌初步鉴定为一种未定名的煤绒菌属黏菌Fuligo sp.中的一种未定名种。 3. 发生规律 当栽培环境处于高温高湿状态时,特别是菌棒表面有水膜时,黏菌迅速繁殖,并产生孢子囊和孢囊孢子,孢囊孢子靠气流、反溅水或昆虫传播。老菇房和生长期较长的品种发病较重,培养料含水量偏高,环境处于高温高湿状态,是黏菌病发生的两个重要原因。 4. 防控策略 增强栽培出菇场所的光照降低温度,保持通风良好;及时脱袋或刺孔,降低菌袋内部菌丝表面的含水量;发病区城停止喷水,并撒适量生石灰粉或挖除病灶区域的培养料,再喷500倍高锰酸钾和2000倍农用链霉素混合液,连续3次,可有效控黏菌的蔓延。
责任编辑:食用君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名人名企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1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