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食用菌信息网-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李玉院士:食药用菌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好选择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7-26
摘要:李玉曾提出,走有中国特色的菇业发展之路,实现食药用菌强国之梦。
16-56-23-35-11944   在吉林省洮南市那金镇好田村,玉木耳种植帮扶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去年,吉林农业大学在好田村建设了总面积1600平方米的4栋玉木耳大棚,投放菌包10万袋,总投资45万元。一部分生产试种者的玉木耳卖到了一百元一斤,当年就实现了脱贫。   玉木耳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药用菌学会理事长、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培育的新品种,产量是黑木耳的2到2.5倍,卖相晶莹漂亮,又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因此,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都选择了玉木耳。   同许多地区一样,吉林省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的局面。根据今年年初的数据,吉林的玉米产业呈现出明显供过于求的特征,销售状况遭遇滑铁卢。不少农民种了一辈子玉米,面对这样的情况感到不知所措。   “我的建议是,可以种食药用菌。”李玉说。他指出,食药用菌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新选择,不论从精准扶贫、发展大健康产业还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角度来看,都具备明显优势。   近几年,李玉在一些地方林业局设点,向职工们提供菌种和技术,鼓励大家开展食药用菌的种植,效果非常不错。   “食药用菌种植的特点在于,虽然技术含量很高,但是农民易于跟进。”李玉说,“不仅如此,菌类种植过程中消耗大量秸秆,有助于缓解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   此外,包括香菇灵芝、虫草等在内的食药用菌中,能提取出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无论是普通人群青睐的健康食品、亚健康群体关注的营养保健品还是患病者需要的药品,都能取材于食药用菌这个大宝库。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食用菌产业规模巨大,占全世界的70%到75%,“走出去”已成必然。   李玉等专家带领下的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倡导,不断拓展对外合作空间,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赞比亚、坦桑尼亚等国家、地区交流合作。   吉林省海外农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000多万美元,建立了吉海农赞比亚公司,同样以李玉的科研团队作为科技支撑,建成了赞比亚最大的食用菌工厂,主要生产平菇杏鲍菇,日产量可达2~3吨。除供应赞比亚市场外,还出口至南非、坦桑尼亚、马拉维等国。   李玉曾提出,走有中国特色的菇业发展之路,实现食药用菌强国之梦。他相信,当前正是食药用菌发展的大好时机,希望通过中西融合、品种多样化和管理标准化等手段,让中国从食药用菌“大国”走向食药用菌“强国”。 关键词: 李玉 食药用菌 产业结构
责任编辑:[db:作者]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专家在线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