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食用菌信息网-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设施食用菌大风天气应对及风后生产恢复应急技术措施

来源:食用菌网 作者:食用君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23
摘要:设施食用菌大风天气应对及风后生产恢复应急技术措施
在当前春季持续升温,大风天气偶发的情况下,为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食用菌设施生产的安全、有序、平稳进行,现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采取应急管理措施,做好风后生产恢复 (一)修补破损覆盖物 大风过境后,要及时巡查棚室。对因大风损坏的棚膜、遮阳网、草帘进行及时修补或更换,脱落的部分及时安装复位。在棚顶作业时,注意安全,防止摔伤。拉断的压膜线、绳子,及时更换或接续。露天或小拱棚栽培的要及时将覆盖物复位,防止料面风干,影响发菌或出菇。 (二)复位码放菌棒 地摆栽培的黑木耳或斜立架栽培的香菇,要扶起倒伏的菌棒。墙垛时栽培的平菇或处于发菌期垛式码放的香菇、平菇等菌棒,要及时扶正菌棒垛,防止进一步倾斜倒塌;已发生倒塌的菌棒垛,要及时重新码放,以防造成散热困难而发生烧菌。层架栽培的,及时复位菌棒,以免造成出菇子实体挤压,产生畸形菇。吊袋栽培的,及时调整复位吊绳,防止菌袋掉落。 (三)协调好“温光水气”因子 1.控制温度。大风期间,气温下降,密闭棚室可以防风保温。但也要注意棚内温度变化。应控制棚内气温在15-20℃,适当减缓食用菌的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以防止因为密闭棚室产生的缺氧、热量积累问题。大风过后,及时将温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2.风后加强通风换气。大风天气需要密闭棚室防风,菌丝会积累热量和二氧化碳。大风过后,要及时打开养菌及出菇大棚的通风口,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排出菇棚中积累的热量,防止烧菌;同时排出菌丝代谢出的二氧化碳,补充新鲜空气,提高菌丝活力,预防子实体畸形的发生。 3.风后及时补水增湿。春季风大干燥,大风天气过后需要及时补水、增湿。但要禁喷大水,且喷水后一定加大通风量和时长,避免子实体表面积水,发生黄菇病等病害。 4.风后做好遮阴防晒。大风过后,天气晴朗,光照增强。要及时巡查大棚遮阴情况,防止阳光直接照射菌棒或菇体,引起菌棒温度过高,从而影响产量,造成子实体商品性下降。 二、做好未来防范,保障安全生产 未雨绸缪,加固修缮棚室,做好设施食用菌防风准备。 (一)及时关注天气预报 北京市地处季节性季风区。3-4月份西北季风盛行。食用菌种植户需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在大风天气来临前做好防风应对准备。 (二)加固修缮设施 巡检大棚、电线、水管等,及时排除受危害隐患。提前修补破损棚膜,卡紧卡扣,栓牢固大棚压膜线。冷棚需要准备沙袋或用土压住冷棚棚膜、遮阳网。日光室温要及时放下棉被、草帘,增加覆盖物重量,以免大风损坏棚膜。进行黑木耳、猴头菇1等食用菌吊袋出菇的,尤其要注意做好承重支撑,封严棚膜,并将吊袋绳的下部彼此相互连接,防止菌棒相互晃动、碰撞。 (三)妥善存放菌需物资 将塑料袋、熟料筐等菌需物资及小型、质量较轻的生产工具入库存放。及时覆盖散放的食用菌生产原料,如木屑、玉米芯、石膏等,防止大风吹走。 (四)接种避开不利天气 大风天气,空气中灰尘增大,杂菌基数增大,污染风险高。因此,食用菌设施生产中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棚内开放式接种。如必须接种,推荐在室内使用接种箱、超净工作台进行。接种前也要做好除尘、杀菌工作。(来源:北京12316)
责任编辑:食用君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专家在线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