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食用菌信息网-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平菇菌墙栽培和脱袋覆土栽培如何进行管理?

来源:食用菌信息网 作者:食用君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09
摘要:平菇菌墙栽培和脱袋覆土栽培如何进行管理?
菌墙栽培 菌墙栽培是在袋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这种方式栽培,可向菌筒内补水,又能进行立体栽培,节省土地面积。菇房、塑料大棚、室外简易菇棚、地沟菇房和林下空隙地均可进行墙栽,产量比常规袋栽提高30%以上。 1.菌墙建造
(1)单排菌墙栽培。即将长满菌丝的菌袋或已出过1~2潮菇的菌袋,脱去塑料袋或用小刀在中间划开脱去15cm左右薄膜后,一排一排地堆码。每排放一层,在菌筒上盖一层湿润肥沃的土壤。再放一层菌筒,盖一层湿润肥沃的土壤。如此一层菌筒、一层土壤,似砌砖墙一样垒至8~9层。用湿土壤填缝隙,只露出菌筒的两端出菇。菌墙两侧涂抹2cm厚的泥层。在最上一层,将土壤做成槽状供灌水使用。菌墙间留60cm左右宽的人行道,便于出菇管理和采收。
(2)双排菌墙。将发好菌或出一两潮菇的菌袋一端薄膜脱去,也可将薄膜完全脱除。将脱除薄膜的一段菌袋间距20cm左右相对排成两排,两排菌袋间用肥土填充,然后一层袋、一层泥堆叠6~8层,菌墙顶端做成一个供补水的小水槽。两排菌墙之间留60cm左右的走道。 2.出菇期管理 覆土后保持适宜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同时加强通风,给予一定的散射光。现蕾后,每天喷水2~3次,并定期向泥墙内灌水,使泥墙保持湿润。菇体成熟采收时,不要用手掰,以防破坏菌墙。采收一潮后可结合补水补充营养物质,提高下潮菇的产量。 脱袋覆土栽培 脱袋覆土栽培管理方便、产量高,但占地面积较大,也是生产中常见的栽培方法。 做畦埋袋:在地面上开畦床,畦床宽1~1.2m,长度因场地而异,深随菌简的高度而定。畦间距40cm作人行道。将长满菌丝的菌袋,脱去塑料薄膜剥除后,将菌簡从中切断,置日光下晒2d,然后用粗铁丝在菌筒四周扎7~8个后,卧放在畦床内。若是采收过2潮菇的菌袋,挑选无病虫害的菌筒,将塑料袋孔,置营养液(蔗糖0.5kg,尿素0.15kg,水50kg;或过磷酸钙2kg,磷酸二氢钾0.2kg,糖1kg,水50kg)中浸泡24h左右,使之充分吸收养分,再将菌袋摆放于畦床内。菌筒间距3~5cm排放。排放好菌筒后,填入肥沃、通气好的土壤,然后在畦床内灌水,之后在表面再覆盖1~2cm厚的土壤。覆土后不可再灌水,应勤喷少喷,将覆土含水量调至18%~20%,避免破坏覆土的团粒结构,影响通气和出菇。这种方法有利于菌筒从畦床土壤内吸收水分和养分,特别是已出过菇的菌筒覆土时,采用这种方法最好。
责任编辑:食用君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专家在线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