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食用菌信息网-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灵芝反季节栽培技术

来源:食用菌信息网 作者:食用君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9-27
摘要:灵芝反季节栽培技术
灵芝属高温型菌类,在自然条件下冬季难以栽培成功。影响出芝的最主要因素是温、湿、光、气,反季节栽培,即使灵芝冬季也能顺利出芝,关键就在于人为创造以下四个条件,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即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一)菌种培养基配方 ①母种配方为PDA综合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硫酸镁1.5克,磷酸二氢钾3克,维生素B 120毫克,水1000毫升,pH5~7。 ②原种和栽培种配方为木屑培养基:木屑70%,麸皮25%,尿素1%,葡萄糖2%,石膏粉2%,水适量(拌好的料中含水量约为60%),pH5~6。
配制方法如常规。 (二)培养室及设施 灵芝的栽培过程大致分两个阶段,即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生长阶段。室内栽培灵芝最好将菌丝培养和出芝分两间房,以便于控制各自适宜的条件。 1.菌丝培养室的要求 ①要清洁、无菌,培养室使用前要先用40%的甲醛熏蒸24小时,有条件的最好安装紫外灯定期进行培养室灭菌。 ②将培养架蒙上黑布,在实验中发现,灵芝在安全黑暗的环境下菌丝生长比在光亮的环境下快,菌丝长满瓶可节省1/3的时间,且菌丝粗壮。 ③在培养室放几个电炉或电暖器,安装自动调节器,控制室温在28~30℃。 2.出芝房的要求 ①清洁、无菌,具体做法同菌丝生长房。 ②房间透光性要好,以利于子实体分化。 ③保持室温在25~27℃,调控方法同菌丝生长房。 ④室内湿度保持在85%~95%,可采用电炉上放大水壶蒸发水分来增加空气湿度;也可经常向地面上洒温水、向空间喷雾状温水来增湿(切勿喷洒在子实体上,以免温差过大造成畸形或停止生长),或在室内悬挂湿布,可长时间保持室内空气湿度。 ⑤晴天中午气温高时应开避风窗换气,或间接通风,防止冷空气直接吹到子实体上。由于灵芝对CO2很敏感,如用火炉加温,应采取室外生火。 (三)栽培方式 采用瓶栽法,在一定的范围内,培养容器越大,长出的灵芝也越大,以采用750毫升透明的芝瓶栽培为宜,便于检查菌丝生长情况。 1.装瓶、灭菌和接种 培养料配好后,测料的含水量,用手取一把料紧握,见指缝间有水渗出而不下漏时即可装瓶。装瓶至瓶全长的3/4处,压平料面,使料松紧适当,用尖木在培养料中央扎一洞至瓶深2/3处,瓶口加棉塞,用高压灭菌1小时,待瓶内温度降至30℃以下时,按无菌操作将菌种接入瓶洞中。适当加大接种量,可缩短发菌期和提早出芝。 2.发菌和出芝管理 接种后,将菌瓶搬入菌丝培养室中,竖放在架上,在26~28℃下避光培养。约经1周,菌丝可覆盖整个料表面,并向下蔓延深入。从培养的第3天起,每天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发现有局部污染可挖去染杂菌的表层,重新进行灭菌、接种,对严重污染的应整瓶弃去,检查工作应持续到菌丝封面。约培养20天菌丝体就可长满瓶。 将长满菌丝的瓶子移到出芝房中继续培养7~8天,待培养基表面现原基时,拔去棉塞(拔塞不可过迟,以免菌蕾长入棉塞),培养2~3周原基分化出的芝柄即可长出半瓶口,这一阶段必须满足灵芝对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的要求。温度应保持在25~27℃,空气湿度调高到85%~95%,每天定时开窗,保持空气新鲜,气温高时,在中午开窗,不宜大通风,避免因温度、湿度的突变而影响灵芝生长。此外,还应给一些漫散光,促使子实体分化,晚上开日光灯增加光照,可明显加速子实体的分化,缩短生长周期约1周。但要避免直射日光,否则菌蕾易枯萎僵化;散射光线也不宜过强,否则菌柄一出瓶口就形成菌盖,生长期显著缩短,会影响产量。 (四)采收和贮藏 当子实体颜色由白变黄到红,菌盖周围一圈淡白色消失,从菌管内散发出孢子时,说明灵芝已成熟,应及时采收。 由于灵芝孢子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故应先用软鬃刷仔细将孢子从盖表面刷下收集,烘干贮存。然后用利刀将子实体齐瓶口割下,并在割口处撒一些石灰防霉,这样几天后从割口处可长出新的菌丝,分化形成菌盖。第2次长出的灵芝虽较小,但仍可增加一些产量,烘干后密闭贮存待销。 冬季栽培灵芝,从接种到采收灵芝约45天,比夏、秋季栽培周期短半个月左右,且灵芝生长正常,产量与夏、秋季栽培的接近,所需设备简单,成本低,是一种较理想的灵芝冬季栽培方法,有助于拓宽灵芝的生产途径。
责任编辑:食用君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专家在线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