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菌药产业信息网-康县菌药产业发展中心-原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热门关键词:   0 6  毛木锟斤拷  请输入关键词  锟斤拷锟  康县

茶树菇菌棒生产时期注意事项

来源:食用菌信息网 作者:佚名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4-20
摘要:茶树菇菌棒生产时期注意事项
茶树菇营养丰富,鲜美可口,深受消费者青睐。在每年一度的菌棒生产时期,菇农要注意茶树菇生产茬口、品种选择、栽培配方及发菌管理等方面,为此,小编列出相关温馨提示,供从业者参考。 生产茬口 以北京地区为例,6~8月为茶树菇出菇较好时间,因此大部分园区选择每年的3~5月制棒,6~11月出头年新菇(出3潮菇)。 这样安排还有一个因素是由于6~8月全国温度普遍较高,南方主产区茶树菇不易运输至北京,这个时候菇价较高,可填补市场空白,并能取得相对较好经济效益。 11月后北京地区温度逐渐降低,与其它喜低温食用菌不同,温度降低后茶树菇难以出菇,此时菇农采取的措施为两棚茶树菇菌棒合成一棚上架,在温室中采用加温方式继续出菇,部分条件较好的菇农采用水管地暖加温出菇,但是成本较高。保温阶段一般从11月出菇至翌年5月左右。 品种选择 优良的品种是茶树菇生产能否优质、高效的基础和关键。目前茶树菇菌种市场相对无序,同种异名,同名异种现象严重,栽培户在选择栽培品种的时候,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 (1)到资质条件较好菌种机构选购 资质条件较好的菌种机构一般有菌种编号和菌种名称,其售卖菌种经过长期田间试验和国家相关部门审定,品种来源和菌种质量有所保证。 (2)注意运输过程 菌种购买中的运输过程,需要注意天气、温度、包装等问题。天气炎热容易导致高温烧菌,严重会造成菌种死亡进而产生巨大损失,运输过程需要严格注意并控制运输温度在30℃以下;同时需要注意外包装,用封闭性较好且洁净的包装材料,与外界进行良好隔离,防止杂菌侵入菌种内部。 (3)观察菌丝健壮程度 健壮的菌丝一般浓白、致密、均匀一致,生命力强。如果菌丝稀疏、参差不齐、老化、杂色斑点或拮抗线等现象,一定不要作为栽培种。 (4)慎重选择新品种 常见栽培品种一般经过多年生产栽培,其性状相对稳定,且适宜于习惯性管理经验。而对于新品种,需要了解品种特性和适宜栽培的区域、栽培基质配方、温型等信息,在引进并完成出菇试验,进行评价后进行更大规模生产。 栽培料配方 生产中一般以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等为主料,麦麸、玉米粉、茶籽饼、红糖、石灰、石膏等为辅料,可选配方有以下几种: (1)棉籽壳82%,麦麸16%,石灰2%。 (2)棉籽壳78%,麦麸20%,石膏1%,石灰0.5%,蔗糖0.5%。 (3)棉籽壳45%,玉米芯(10毫米以下)40%,麦麸13%,石灰2%。 发菌管理 接种后将菌棒移入发菌室内进行发菌管理。发菌期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空气温度:发菌期环境温度宜控制在20~27℃。空气湿度:发菌期空气湿度应控制在60%~70%。光照强度:茶树菇菌丝生长过程中不需要光照,光照会抑制菌丝生长,所以整个发菌期,需要保持完全黑暗无光照的发菌环境。二氧化碳:整个发菌周期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2%~0.4%。 生理成熟的标准有3项,第一是合适温度环境下的菌龄,约60~80d;第二是菌丝色泽为浓白,长势旺盛,有部分菌棒开始吐黄水;第三是菌棒开始发硬并且富有弹性,质量较接种时降低20%左右。生理成熟后则转入出菇管理。
责任编辑:佚名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名人名企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1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