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食用菌信息网-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蛹虫草出草管理及采收技术

来源:食用菌信息网 作者:佚名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6-16
摘要:蛹虫草出草管理及采收技术
蛹虫草又称蛹草、北虫草、北冬虫夏草等,在真菌分类中与冬虫夏草隶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是一种虫或蛹与菌的结合体。蛹虫草与冬虫夏草一样,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由于天然虫草资源的不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许多学者进行了人工培栽培虫草的试验研究。其中,尤以蛹虫草的研究和应用最多,今日将蛹虫草出草管理及采收技术介绍如下。 出草管理 蛹虫草的出草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严,环境因子控制得好,出草快,质量好,否则出草慢,甚至不出草。 1.控好温度 蛹虫草是变温结实性菌类,对变温菌类而言,温度是所有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蛹虫草出草的温度为10~25℃,适宜温度为18~22℃。出草如遇低温会产生畸形,影响产量和质量,温度在23℃以上时生长不良。人工培育过程中应保持恒温管理,只有在原基分化时期才适宜给较大昼夜温差刺激,温差保持在8~10℃左右。 2.湿度适宜 湿度也是蛹虫草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培养基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培养基湿度为60%左右。采收第一批子实体后,培养基含水量下降至45%~50%,在转潮期补足水分,通常用营养液进行补水。子实体生长期间,特别是在中后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0%~95%,这样可以延迟蛹虫草的衰老,提高产量。一般出草到成熟需向瓶中注水3~4次。 3.通风良好 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均需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当瓶子发满菌后,应立即进行通风,方法是用竹签在封口膜上刺几个圆孔通风,直到虫草成熟,同时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 4.光照适宜 光照是蛹虫草栽培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菌丝长满瓶后开始见光,但要避免太阳光直射。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较充足的散射光,光照强度保持在100~200勒克斯以上。原基形成时,要求较强的散射光刺激,且每天要求光照时数在10小时以上。但须防止昼夜连续光照,否则子实体将难以分化。室内栽培用日光灯补充光源,灯管距栽培瓶30~50cm。蛹虫草有较强的趋光性,子实体形成后,应经常调整光源的方向,以保证子实体直立生长,形成优质的棒状的子座。当子实体5~8cm时即停止生长,子实体成熟。 及时采收 当子实体成熟,头部出现龟裂状花纹,表面出现黄色粉末状物,及时采收。如采收过迟,则子实体枯萎或倒苗腐烂。采收时,用无菌手术镊子将子实体从培养基上摘下即可。采收后,停水3~4天后在瓶内注入营养液,包扎好瓶口,继续培养,10~20天左右,又可长出第二批。采下子实体之后要及时烘干,烘干的产品要存放到密闭的塑料薄膜袋内。
责任编辑:佚名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专家在线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1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