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食用菌信息网-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蛹虫草菌种选育与复壮技术

来源:食用菌网 作者:食用君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5-17
摘要:1. 菌种选育一般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菌种选育,此法具有操作方便,菌丝萌发快,能保持原菌种的优良种性等特点。(1)选优良菌株。从野外或者室内选生长健壮、大小适中、无病虫害八成熟的、第一批优良蛹虫草菌株。(2)消毒。将鲜蛹虫草用清水洗去外表泥土,用7
掌握成熟的菌种选育与复壮技术,是实现蛹虫草规范化栽培的前提条件。 1. 菌种选育 一般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菌种选育,此法具有操作方便,菌丝萌发快,能保持原菌种的优良种性等特点。 (1)选优良菌株。从野外或者室内选生长健壮、大小适中、无病虫害八成熟的、第一批优良蛹虫草菌株。 (2)消毒。将鲜蛹虫草用清水洗去外表泥土,用75%酒精浸泡3~5秒钟,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0.1%升汞水溶液消毒l~3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5次,洗净后进行分离。从室内选的菌株仅需酒精消毒,无菌水冲洗即可。 (3)分离。纵剖有龟背状花纹的蛹虫草顶端组织子实体,用尖头镊子取内部白色组织块,取绿豆粒大的组织接种到已消毒的斜面培养基中部。 (4)培养。把已接种的斜面培养基放在培养室培养,培养室杀菌消毒,避光,保持培养室的温度25℃左右,空气湿度60%左,经常检查,把污染的去除,培养5~10天,菌种已培养好,挑选性状优良的菌种作为母种。 (5)优良菌种标准。白色菌丝粗壮浓密,且紧贴培养基匍匐状生长,边缘整齐,气生绒毛状菌丝少,见光后菌丝变为橘黄色。 2. 菌种提纯 (1)消毒。将优良母种和已消毒的斜面培養基试管放入超净工作台内。先用肥皂洗净双手,再用75%酒精棉球擦手和菌种管表面,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消毒。 (2)转管。转管时两手从接种孔伸入超净工作台内,75%酒精棉球擦拭接种环。左手持菌种管和斜面管,两支试管口对齐于火焰上方。右手持接种环,并将其在酒精灯火焰上干热灭菌,用小指及无名指拔掉棉塞,使棉塞底部朝外。接种环冷却后伸入菌种管内取黄豆粒大并带有薄薄培养基的菌丝块,迅速移入斜面培养基的中部,菌丝朝上。然后,将棉塞在火焰上烧一下,立即塞入试管口,旋紧棉塞。 接种环不要触碰管口及管壁,以防感染。适温培养5~10天左右即可。 3.出草实验 将提纯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培养基上,在培养室培养。在温度为18~22℃,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培养20~30天,即可形成橙红色子实体。 4.菌种复壮 菌种繁殖应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交替进行,否则菌种性状易退化,其表现为出草不整齐、畸形,甚至不出草。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及时对菌种进行有性繁殖来提纯复壮。 (1)消毒。选取高产、优质、早熟的蛹虫草子实体消毒。 (2)接种。将消毒的子实体悬挂于装有PDA培养基的无菌三角瓶内。 (3)培养。接种的三角瓶在25℃左右条件下,在无菌室静置培养一天,当三角瓶的培养基表面出现大量蛹虫草的白色菌丝时,在超净工作台上挑取单个或多个菌丝,用接种环接种到试管斜面培养基中部进行培养。当蛹虫草菌丝布满斜面后再提纯。获得的母种经出草试验后,选择优质蛹虫草子实体再进行组织分离法培养,获取的母种可以扩繁栽培种。
责任编辑:食用君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专家在线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1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