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菌药产业信息网-康县菌药产业发展中心-原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热门关键词:   0 6  毛木锟斤拷  请输入关键词  锟斤拷锟  康县

红托竹荪菌株“黔PR20”(金荪2号) 的品种特征特性、适应性及产量

来源:食用菌网 作者:食用君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2-20
摘要:红托竹荪菌株“黔PR20”(金荪2号) 的品种特征特性、适应性及产量表现
2022年申请发明专利、2022年申请认定非主要农作物品种。 2023年授权发明专利(ZL202211607861.7)、2023年贵州省认定品种(黔认菌20220005)。 一、品种特征特性 “黔PR20”菌蕾单生或簇生,直径4~7cm,重量50~150g,成熟的子实体由菌柄、菌盖、菌裙、菌托组成。菌柄白色,柱状海绵体、嫩脆、柄中空,顶部稍小,长14~20cm,直径4~7cm,菌裙网状、白色、网眼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长7~9cm,下摆直径5~9cm。菌盖呈钟形,孢体附着在菌盖表面呈暗绿色或青褐色。菌托紫红色,高3~5cm,直径4~6cm,担孢子4~5×1.5~2μm,椭圆形。菌丝生长温度10~28℃,适宜温度20~25℃,最适温度为23℃。菌蕾生长温度24~26℃,子实体生长温度20~28℃,最适温度25℃,属于中温型品种。 二、适应性及产量表现 “黔PR20”的主要优点是遗传性状稳定、朵型大、出菇周期短和栽培产量高,适合在全国范围内代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在自然生长栽培条件下,该品种适宜在海拔800~1600米、常年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0℃的地区栽培,适宜春栽,根据不同栽培地区合理安全接种期。“黔PR20”鲜菇单重高,其鲜菇平均单重69.3g;栽培周期短,从播种到开始出菇采收的最短周期为75天,明显短于现有红托竹荪品种的90~120天。此外,“黔PR20”新鲜子实体亩产量平均为1571kg,经济效益高。
责任编辑:食用君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名人名企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1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