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食用菌信息网-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中国农科院:麻类副产物栽培食用菌效果好

来源:食用菌网 作者:食用君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1-15
摘要: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获悉,利用麻类副产品工厂化栽培灵芝、羊肚菌、榆黄蘑等珍稀食用菌,产量高、周期短、成本低、品质好。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获悉,利用麻类副产品工厂化栽培灵芝、羊肚菌、榆黄蘑等珍稀食用菌,产量高、周期短、成本低、品质好,通过梯次开发,榆黄蘑菌渣二次发酵后制成脱色剂效果好,灵芝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后形成抗氧化、美白生物活性高的化妆品原料。   长期以来,麻类作为传统的纤维原料作物,占生物量约85%的副产品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麻类产业的经济效益有限。利用麻类副产品做栽培基料,可有效促进麻类副产品资源化利用,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研究表明,利用麻类副产品工厂化栽培灵芝、羊肚菌、榆黄蘑、猴头菇、茶树菇、秀珍菇、真姬菇等珍稀食用菌,与未加入麻类副产物培养基相比,栽培周期缩短11%-21%,栽培生物学效率可达70%左右,高于棉籽壳栽培效率50%左右,栽培产品以羊肚菌为例,蛋白质含量提高了21.4%,脂肪含量降低了2.4倍。首次发现麻类副产品培养基能提高木质素降解酶蛋白表达水平与酶活性,木质素降解酶的活性与产量呈正相关,为筛选合适的培养基、提高食用菌生物学效率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通过梯次开发,榆黄蘑菌渣再次利用,做成脱色剂,与市售脱色剂相比,效果相当,但成本低,得到最后的脱色液进行刚果红和靛蓝脱色,脱色率分别达到59.66%和50.07%;研究还发现,灵芝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后制成的灵芝发酵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美白活性,研究形成化妆品级灵芝发酵液生产模式,降低对灵芝子实体的依赖程度和化妆品功效原料成本,促进灵芝产业和化妆品产业的发展。   2014年以来,在院科技创新工程、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麻类所农产品加工微生物遗传改良与应用创新团队与企业开展紧密合作,通过食用菌品种筛选、栽培技术优化和基质降解机制研究,确定了麻类副产品栽培灵芝、羊肚菌、榆黄蘑、秀珍菇、真姬菇、猴头菇食药用菌及其梯次利用的技术参数。同时,分析了灵芝子实体与菌丝体发酵液的活性物质特性,研创了灵芝菌丝发酵液生产化妆品原料新工艺。 关键词: 食用菌 羊肚菌 灵芝 榆黄蘑
责任编辑:食用君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专家在线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1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