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贵州黔东南州施秉县杨柳塘镇将产业增收作为巩固脱贫成效、提高脱贫质量的重中之重来抓,让占地11000平米的屯上村香菇种植基地通过技术引领焕发出新的活力。该镇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杭州帮扶资金,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助力香菇产业发展,以产业带发展,促就业、稳增收。 ![]() 走进屯上村香菇种植大棚,星星点点的香菇爬满了菌棒,争相生发、长势喜人,温润的空气夹杂着馥郁的菌香扑面而来,指导完务工群众采摘香菇后,技术员又来到制棒车间,亲自为务工群众示范菌棒制作方法,提高大家技术水平,确保菌棒质量。 发展之初,由于缺乏技术支撑,基地只能从外面购进菌棒进行种植。为促进降本增收,今年6月,基地通过引进技术员指导实现自主生产菌棒,现在,制棒车间年制棒30万棒,目前,已制作20万棒菌棒,销往县内部分乡镇、县扶投公司及铜仁地区,预计年产值100万元。 ![]() 据了解,基地发展食用菌产业能够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项目按照“811”利益联结方式,覆盖贫困户180户、720人,为周边群众提供就近就业机会,让她们在家门口能够增收。该产业通过长期务工,带动就业20-40人,务工市场180天左右,每日80-110元不等,人均增收14400元以上。 目前,香菇生产车间年生产香菇约30万棒,预计年产值约150万元。下一步,该基地将坚持标准化生产,创新发展模式,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