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8日,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浪洞镇食用菌种植产业示范园区到处弥漫着菌香味,在露地种植区内,地上的黑木耳菌棒排列得整齐,远远望去,呈现出黑压压一片,菌棒上,肉质肥厚、品相饱满、长满绒丝的黑木耳长势喜人。 ![]() 经过几年的发展,浪洞镇食用菌产业园已从种植到冷链运输,实现一条龙生产,建立完整的产业链,相比于传统的香菇生产模式,该产业园实现了食用菌全年“无休假”产出。 今年,黄平县浪洞镇食用菌种植基地的300余亩黑木耳已成功采摘一批,综合产值可达200多万元。今年,黑木耳产量和价钱都比去年好,外地老板订单价格已到60-70元每公斤。 ![]() 近年来,黄平县通过招商引资引入贵州远鸿食用菌产业园,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党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健全食用菌产业链,形成千家万户参与、分工合作、县域工厂化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 目前,产业园已实现利益联结浪洞镇11个行政村与970户贫困户、3145人,实现每人每年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 据了解,该产业园已实现年生产菌棒6000万棒,2020年,该公司在全县种植黑木耳1000余亩,吸纳周边3000多名群众就业,黑木耳制棒、接种、移栽加工和采摘务工工资高达1300多万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