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菌药产业信息网-康县菌药产业发展中心-原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热门关键词:   0 6  毛木锟斤拷  请输入关键词  锟斤拷锟  康县

揭秘| 草菇田里的“双增收”密码

来源:食用菌网 作者:食用君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6-16
摘要:揭秘
广东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光辉村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盘活20亩废弃设施农业用地,创新采用“村级经济公司+技术团队+订单农业”发展模式,打造年产300吨的草菇种植基地,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70万元。 2024年初,光辉村捕捉到食用菌产业广阔前景,决定引入草菇种植项目,盘活20亩废弃设施农业用地,打造现代化的草菇种植基地。2024年8月底,总投资约600万元、年产300吨的草菇种植基地正式建成并试产。 创新模式,打通产业链路 在草菇种植基地项目中,一是采用“村级经济公司+技术团队+订单”模式。村级经济公司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和资源整合;技术团队提供“生产+管理+销售”综合服务,不仅提供专业种植技术支持,还负责市场开拓和人员培训,确保项目从种植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能高效运作。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各方优势,解决了“不会种、不会管、无处销”等关键问题。 二是订单农业保障市场稳定。项目通过与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电商平台签订长期订单的合同,确保草菇的销售渠道畅通。这种订单农业模式不仅稳定了市场价格,降低了市场风险,还为种植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保障。同时,订单合同还明确了产品质量标准,促使种植户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生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科技赋能,加快产业升级 一是应用智能化种植设施。草菇种植基地配备了先进的铲车、锅炉、拌料机等大型机械设备,以及电加温、通风、喷淋等智能系统,这些设备实现了24小时监测调控,能够精准控制草菇生长所需的温湿度环境,确保草菇的生长条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智能化设施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是采用绿色循环生产模式。基地以废弃棉壳及高粱秸秆为主要原料,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这种绿色循环生产模式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废弃棉壳和高粱秸秆经过处理后,成为优质的培养基质,为草菇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解决了农业废弃物随意丢弃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种植后的废弃培养基质还可以用于堆肥,进一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 三是聚焦技术研发与创新。光辉村高度重视草菇种植技术的研发与创新,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不断提升草菇的产量和质量。基地积极开展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研究为草菇种植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产业引领,村集体与村民经济“双赢” 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草菇种植项目已建成大棚43个,产量约为400公斤/100㎡/月,收成约30万公斤/年,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70万元。 村民收入渠道扩宽。项目提供就业岗位200个已带动120人就近就业。村民通过参与草菇种植,不仅获得可观的工资收入,还通过土地流转得到稳定的租金收益。 加工增值与市场拓展。一方面,积极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开发草菇头、冻干产品等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借助与电商平台合作,拓展销售渠道,将草菇产品推向更广阔市场。(来源:韶关日报)
责任编辑:食用君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名人名企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1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