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食用菌信息网-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果园吊袋套栽黑木耳技术

来源:食用菌网 作者:食用君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7-25
摘要: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别名很多,因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别名很多,因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黑木耳为木耳科植物,黑木耳的功效和作用:具有滋补、润燥、养血益胃、活血止血、润肺、润肠的作用。在果园行间开沟套栽黑木耳收益相当可观。其主要栽培方法如下:   黑木耳原种培养料配方   锯末78%、米糠(或麸皮)5%、玉米芯15%、石膏粉1%、蔗糖1%。按以上比例称取各种配料,先将蔗糖溶于水中,再把锯末、米糠、石膏粉搅拌均匀,把糖水喷洒在料上,边搅边拌。注意:保证含水量在65%左右。   装袋、接种   采用机械装袋,可用17cm×33cm或16cm×52cm低压聚乙烯袋,17cm×33cm的袋装完后要套上硬质塑料套环,用小木棍在料中央自上而下打一通气口,塞上棉塞,然后杀菌。   待袋中料温降至30℃以下时,就可进行接种。接种要做到无菌操作,17cm×33cm的菌袋接种程序为:将冷却的菌袋放入接种箱内;原种瓶外壁用75%酒精擦拭消毒后也放入接种箱内,然后用每立方米5克高锰酸钾,10毫升甲醛熏0.5~1小时。接种时点燃酒精灯,用灭菌的镊子将原种弄碎,在点燃酒精灯的无菌区内,使原种瓶口对着袋口,将菌种均匀地撒在袋内料表面上,形成一薄层,这样黑木耳菌丝萌发快,抢先占领料面,以抑制杂菌侵染。每瓶二级种可接30袋左右。将原种接入装在塑料袋内的灭菌培养料中,放入遮光的室内培养,约50天后菌丝即长满全袋,这时转入出耳阶段。   果园开沟   在果园行间挖1米深、1米宽的地沟,沟上横架若干根木棍以备吊袋时用,出耳前两天将地沟消毒1次。   把菌袋从室内取出,浸入0.2%的托布津药液中消毒,再用灭过菌的剪刀在菌袋壁上剪出8个黄豆粒大的孔。取下菌袋两端的棉团和塑料环,用长约1米的线绳扎紧,移到地沟边上。   吊袋   将菌袋搭在地沟的木棍上,菌袋垂直放入地沟并分成4层,袋间保持20厘米距离。   出耳期管理及采收   吊袋后要在沟内喷一次清水,随木耳的长大,湿度要加大,浇水要少量多次。温度以23℃―24℃为宜。隔几天要变换上下袋的位置以使其充分接触一定量的直射光和散射光。每隔3天要给沟内扇风换气,以保证出耳阶段的氧气需求。   采摘当耳片长到6厘米—12厘米时即可采摘,采后晾干。
责任编辑:食用君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专家在线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