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食用菌信息网-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香菇废料栽培鸡腿菇高产技术

来源:食用菌信息网 作者:易菇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4-25
摘要:  栽培过香菇的废料中含有很多的营养成分,是栽培鸡腿菇的好原料,可用于高产栽培鸡腿菇,从而使香菇废料进一步得到利用。下面
栽培过香菇的废料中含有很多的营养成分,是栽培鸡腿菇的好原料,可用于高产栽培鸡腿菇,从而使香菇废料进一步得到利用。下面介绍一下详细操作方法:   一、菌棒制作   1、废料处理。将香菇栽培过的废料运至水泥地上,用铁锹等敲打拍碎后建堆发酵,堆高60~80厘米,每24小时翻堆一次,堆积2~3天。   2、培养料配置。培养料配方为:香菇废料55%、棉籽壳35%、玉米粉8%、石灰粉2%,或香菇废料50%、棉籽壳20%、杂木屑15%、麦麸10%、复合肥4%、石灰粉1%。拌料时,用培养料总量0.1%的多菌灵水溶液喷洒,使培养料含水量达60%~65%,一般以手捏培养料见水珠而不滴为度。   3、装袋灭菌。培养袋采用20厘米×20厘米×0.05厘米聚乙烯袋,装袋用手工进行。装好后,菌棒两端留8~10厘米用塑料绳打活结扎紧,同时制作一定数量的棉塞装入塑料袋中,与菌棒一起灭菌。培养料装后需及时灭菌,否则易造成基质酸化。采用常压灭菌,保持100℃10~12小时即可。出灶时,当菌棒温度泠却至80℃~90℃时,将菌棒移入接种室。   4、接种及发菌管理。当菌棒温度降至30℃以下时进行接种。为减少杂菌感染,须3~4人紧密配合,进行流水作业。动作要迅速、快捷。采用两头接种法,其中一人解开袋口扎绳并在接种口上用木棒打一个直径2.5~3厘米、深5~8厘米的接种孔,一人进行接种,另1~2人上套圈和棉塞,接种后进行遮光培养。鸡腿菇发菌期需大量氧气,应勤翻堆。一般9~10天翻堆一次,30~40天菌丝可长满袋。   二、大棚栽培   1、大棚制作。大棚规格一般宽6米、高2.5米,长度可根据场地情况调节,一般在20~50米之间,每个棚占地120~300平方米。大棚坐北朝南,呈拱形,用钢管或水泥立柱支撑棚体,棚架上覆盖多功能塑料薄膜用以保温防雨,再在上面覆盖遮阳网用以遮荫,也可在薄膜与遮阳网之间再加一层草帘。*用高强度压膜线固定遮阳网。   2、发菌栽培。适宜栽培时间,一般春季为3月份左右,秋季为10月份左右。在大棚内开厢做畦,畦宽100厘米,深20~30厘米,长度不限。畦床做成龟背形。为防止杂菌及畸形菇发生,可用3%的石灰水喷洒畦床和四周泥土。将发好菌的菌棒脱袋后横排埋入土中,菌棒间距2~5厘米,先在菌棒间隙填土,浇透水后再在菌棒表面覆土2~3厘米。上面的覆土可先放在干净的水泥地上打细,拌入1%~2%的石灰粉,层层喷洒0.1%多菌灵溶液。调好水分后覆盖塑料薄膜闷24~48小时,覆土前揭膜散气。   3、出菇管理。菌棒埋土后一般10~15天即可出现小菇蕾。出菇期间,棚内温度控制在10℃~30℃,湿度控制在80%~90%。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应每天早晚向棚内喷雾状水;如果温度过低,应在下午气温下降时关好棚门,在畦上用竹片搭成拱形小棚,上盖草帘保温;若超过30℃,可向棚顶及四周喷水,同时加强通风换气,也可在棚内挖沟灌水,既可降低棚内温度,又可达到保湿的目的。为防止杂草危害,在*潮菇采收结束后,喷施草甘磷每亩300毫升进行除草。在采完第三潮菇后,可适当喷施0.2%~0.3%尿素、0.5%蔗糖、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以弥补培养料中养分和水分的消耗。只要管理得当,可采收5~6潮菇。   4、适时采收。因鸡腿菇生长速度快,开伞后释放出大量的黑孢子,使子实体产生自溶现象,从而失去商品价值。因此必须在菇蕾期菌环刚松动、菌盖尚未展开时采收。产品可鲜销或烘干保存。
责任编辑:易菇网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专家在线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