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食用菌信息网-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无公害猴头菇的栽培技术

来源:食用菌信息网 作者:佚名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4-25
摘要:  猴头菇又名猴头菌,其形状类似于猴头而得名。猴蘑,猴头和猴菇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
猴头菇又名猴头菌,其形状类似于猴头而得名。猴蘑,猴头和猴菇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燕窝、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鱼翅”之称。这种齿菌科的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约1至3厘米。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是白色的,干后呈浅黄色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为3.5至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所以它被称为“猴头菇”,就像刺猬,故又有“刺猬菌”之称。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肉质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   一、场地选择。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水质,无有毒有害气体,300米左右无污水和其他污染源以及符合NY5010无公害栽培要求的环境。   二、栽培季节。当年9月下旬-次年1月初。   三、配料和装瓶(袋)   1.栽培料配方。①棉籽壳55%,麦麸,木屑,米糠各10%,玉米粉7%,棉籽饼5%,过磷酸钙2%,石膏1%;②玉米芯渣55%,麦麸,木屑,米糠各10%,玉米粉,棉籽饼各7%,石膏1%;③玉米芯渣30%,棉籽壳25%,麦麸,木屑,米糠各10%,玉米粉,棉籽饼各7%,石膏1%;调料至含水量65%,pH5-6。   2.制瓶(袋)。首先,用等量的水预先润湿棉籽壳,然后加入其他培养材料并充分拌匀。装入750ml菌种瓶或14cm、27cm、0.0045cm聚丙烯塑料筒袋装料。料面压紧压平,内部稍松。装料须在6小时内完成。   四、灭菌和接种   1.灭菌。在高压(125℃)下灭菌2小时或在常压(100℃)下灭菌10-12小时。   2.接种。当材料温度冷却到28℃以下时,将瓶(袋)料放入接种箱或无菌室中。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放适量的消毒药剂,密闭熏蒸0.5小时接种;每瓶菌种接50瓶或35瓶左右。   五、菌丝培养   1.培养室。应经常消毒,使其清洁,干燥,通风和遮光。   2.培养方法。(1)瓶栽:墙面堆放,瓶高不超过15瓶。(2)袋栽:接种面朝上双层叠放。   3.培养管理。发菌室的温度为22-25℃,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5-70%。用草帘、遮阳网遮光,使发菌室基本黑暗;适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接种后一周内结合翻堆检查一次,及时剔除不良栽培瓶(袋)。   4.培养时间。室内培养20-25天,菌丝延伸到料内1/2-2/3。   六、揭盖、套环   1.瓶栽。当菌丝体充满菌瓶1/3-2/3时,揭去瓶口包扎的牛皮纸。   2.袋栽。当菌丝体超过菌袋的1/2时,开袋套上直径5厘米左右的套环,并紧贴料面,然后将培养袋墙式叠放,堆放不超过7个。   七、出菇管理。菇房应进行消毒处理,达到清洁、通风、有散射光;出菇温度为12-18℃;采用地面洒水,空间喷雾,保持菇房空气湿度90%,子实体生长阶段,保持85%;确保有散射光,诱导原基形成保持菇房内的空气清新,门窗挂草帘,防止风直吹。   八、采收。菌刺在0.5-1厘米之内,未弹射孢子前为采收适期。采摘方法:用割刀从子实体边缘插入料面,沿料面切割,去除杂质,并按规格分类。采收后,除去表面杂质,停水养菌2—3天,然后根据出菇的要求进行管理。   九、病虫害防治   1.防治原则:预防为主,严格控制化学防治。   2.主要病害预防:主要病害有霉菌(毛霉、脉孢霉、木霉、黄曲霉)和细菌性基腐病。预防方法:严格检查种源;保持环境清洁;发现病害及时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出菇期间禁止使用化学农药。   3.主要害虫防治:主要虫害有菇蝇、菇蚊、螨类。防治方法:在场地周围挖沟、在菇房安装纱门窗阻隔害虫危害,禁止使用化学农药。
责任编辑:佚名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专家在线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