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长发育条件: 1、 温度: 毛木耳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广泛,菌丝在10~35℃都能生长,以22~30℃生长较为适宜;耳片在10~35℃时都能长成,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在江苏春季栽培,温度由低向高上升,有利于毛木耳的生长。 2、水分: 毛木耳的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菌丝生长时要求栽培房内空气相对湿度达到65%以上,出耳时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达85%~95%。只有在不断补充水分的情况下,才能不断地从菌袋中长出耳片,出耳后若遇到干燥空气,则耳片会很快收缩,舒展不开,产量和质量降低。 3、光照: 毛木耳在发菌培养时不需要光照,只要放在黑暗的房间内菌丝就能正常生长,如果是放在明亮的房间内发菌,则会影响菌丝生长,容易形成小耳基。但是黑暗环境下不能长出耳片,发好菌的菌袋需要有散射光照射才能顺利出耳。光线太强对菌丝长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会导致耳片色泽偏深,毛拉长,耳基不易形成,但是光线太弱会导致耳片色泽偏红,毛长度和密度不均匀。 4、 空气: 毛木耳菌丝和耳片生长需要氧气充足的环境,若氧气不足,就不能形成耳片。因此,室内袋料栽培时,要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以保证高产优质。 5、 营养: 毛木耳属于木头上的腐生菌,菌丝对木材中木质素、纤维素的分解能力较强,利用率较高。在自然条件下,毛木耳能在许多阔叶树的倒木或树桩上生长,所以人工栽培以用木屑和棉籽壳配方为主,辅料用麸皮、米糠等为氮源及补充料。 6、 酸碱度: 毛木耳菌丝在pH5~7的状况下生长良好,在人工配合料的栽培中,pH自然在6~6.5,故不需要人为调节。 二、 病虫害的防治: 毛木耳是高温型食用菌,在整个栽培期都与病虫相遇,发菌期易被竞争性杂菌侵染,栽培期易被各种病虫侵害。因此,要加强各环节的控制,严防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将对病虫的防治措施落实于栽培环节中,防患于未然。 1、发酵培养料可以控制接种期和发菌期的竞争性杂菌。 2、环境清洁,清除旧料、污染袋,空棚晒棚。 3、使用清洁水,用井水浇耳,防止线虫、跳虫等。 4、增加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在菌袋中积累,保持菌丝活力。 5、菇棚用70目的防虫网围罩,防止成虫进入,并可在网壁上喷施药剂防治成虫。夏天棚顶可不覆盖薄膜,增加通风降温效果。 6、用黄色的粘虫板悬挂于菇袋上方,待黄板上粘满成虫后再换上新虫板。 7、诱虫灯:将诱虫灯悬挂于菇棚离地1.8米处,每隔10~15米挂1盏,在晚上6点至早上7点开灯,在菇蚊成虫羽化期使用,可诱杀大量的成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