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食用菌信息网-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猴头菇畸形菇病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来源:食用菌信息网 作者:佚名 人气: 发布时间:2020-10-22
摘要:猴头菇畸形菇病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光秃无刺型 1、病状:菇体呈簇状分枝,个肥大,表面皱缩粗糙,无刺毛,肉质松脆,略黄褐色,香味正常。 2、发生原因:主要是因温度偏高,空气相对湿度偏低,常在25℃情况下子实体水分蒸发量过大,架层栽培的顶层,空气相对湿度没及时跟上。 3、预防措施:注意控温保湿,当气温超过25℃时,野外菇棚栽培应早晚揭开盖膜通风,白天把两头盖膜打开,使其透气 ;畦沟灌水降低地温,顶层空间喷洒雾化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把荫棚遮盖加厚,减少阳光透进水分蒸发。 二、珊瑚丛集型 1、病状:基部多次分枝丛集,形似珊瑚,形成多个猴头菇状态的小子实体。 2、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刺激菌柄不断分化,抑制中心部位的发育。 3、预防措施:加强菇房通风换气,改善环境条件。已形成珊瑚状的子实体,在幼小时立即将它刮掉,然后再培养正常出菇。 三、色泽异常型 1、病状:菇体色泽变黄,菌刺短而粗 ;有的子实体发红色,或幼菇开始到成熟均呈红色,其菇体味带苦。 2、发生原因:主要因湿度偏低,常因秋、冬季节栽培,气温突降,子实体受到直流风刺激,菇体萎黄。变色的菇应区别病因。 3、预防方法:若是因低温引起的,则要安排好菌袋最佳的接种期,当地气温以不低于14℃为宜。升温办法 :野外栽培可把盖膜盖密,中午气温高时通风,并把遮盖物排稀,引光增温。室内栽培避免通风直吹菇体上,在风口处的菇袋上盖上湿布,缓冲风速。 四、萎缩霉烂型 1、病状:前期生长势正常,中间刺毛萎倒,形成皱缩 ;有的菇体变褐发霉。 2、发生原因:因温度过高,空气干燥,明显缺水,逐渐萎缩干枯。 3、预防措施:应及时空间喷水,菇体上微量喷雾,使其恢复。如发现菇体霉烂,则为病害或霉菌侵袭,应加强通风降湿。已出现霉烂的,及时摘除,并局部涂抹 3%的漂白粉水或 1% 石灰水,控制患处,避免蔓延。
责任编辑:佚名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专家在线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