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食用菌信息网-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产业扶贫】白杨镇香菇产业发展“变形记”

来源:未知 作者: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7
摘要:5月的王坪村,只见一排排大棚拔地而起,大棚里,整齐码放着一堆堆椴木,人们正在忙着整理棚架,给菇棒打眼、点菌种,到处都是机器的轰鸣,到处都是一派积极奋进忙碌的景象。 负责人赵怀军告诉我们:我们准备发展椴木香菇,目前已经建成了30个大棚,有2.5万节
 5月的王坪村,只见一排排大棚拔地而起,大棚里,整齐码放着一堆堆椴木,人们正在忙着整理棚架,给菇棒打眼、点菌种,到处都是机器的轰鸣,到处都是一派积极奋进忙碌的景象。
 
 负责人赵怀军告诉我们:“我们准备发展椴木香菇,目前已经建成了30个大棚,有2.5万节菌棒,按照50节一架的标准,规模有500架。后续还要建10几个大棚,规模能达到1000架以上。”
“可是,康县是森林生态保护区,禁止大规模砍伐树木,你的这些菇棒是不是偷偷砍的,那可是违法的!”我们有些疑惑的问道。赵怀军哈哈一笑:“我怎么可能去干犯法的事呢,这都是从外地买的经济林木,为了保护我们青山绿水的环境,成本高一些也值得。”
 赵怀军,男,中共党员,51岁,现任王坪村党支部书记,他于2017年到广元外出办事时,发现椴木香菇价格好,产出周期长(可达3-6年),正是可以大力发展的环保绿色产业,白杨地域也适合椴木香菇的培育发展,于是在2018年与他人合伙注册成立了康县菇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营食用菌种植、销售;种植技术指导及市场信息咨询服务。
 据估算,椴木香菇种植基地建成后,以目前的规模计算,将有80余万的产值,净利润达50余万。赵怀军不但自己发展,还不忘带领乡亲一起致富。这个合作社还将带动王坪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其中未脱贫贫困户34户,已脱贫贫困户20户,通过入股分红和务工来增加困难群众收入,为稳定脱贫和同步小康提供保障。
 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白杨镇始终把多元化产业培育发展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结合地域优势,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带动发展。全镇现有香菇、天麻、金耳、羊肚菌、中药材、魔芋等种植业,中蜂、鸡、猪等养殖业,分布于各片各村各点,基本形成了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门路的全新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全镇食用菌产业尤其是香菇产业已经成为主产业,但袋料香菇存在产出周期短(仅1年)、人工需求高、集中上市导致价格较低等问题。椴木香菇的发展将有效改善香菇产业结构,实现我镇香菇产业的“变形”,充分发挥产业带贫作用,更好助推脱贫攻坚、筑好乡村振兴基础。
 
责任编辑: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首页 | 走进康县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专家在线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保鲜加工 | 栽培研究 | 视频科教片

甘公网安备 62122402000113号

Copyright@2018-2022 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8002625号  技术支持:博通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