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及北方地区一年四季分明,气温变幅大,环境对平菇菌丝及子实体的影响差异也大。不同时期栽培时,要科学地配制培养料,不同季节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以及加水比例。
1. 秋、冬季栽培:
在培养料中可适当添加如麦麸类的营养物质,为多出菇、出好菇打下基础。
2. 春、夏季栽培:
培养料要添加防病虫的相应药剂,并降低加水量。
培育健壮的平菇菌丝,是实现平菇高产的基础,一年四季,不同栽培时期环境差异大,合理调控发菌温度、空气等因素,促进平菇菌丝快速健壮发育。 1. 春季栽培: 气温比较适宜菌丝生长,此期要注意培菌环境通风,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影响菌丝生长。 2. 夏季栽培: 以通风降温为主,防止料内高温而烧菌,加强通风,减少光照,保证培菌环境黑暗、通风好、干燥、干净。 3. 秋季栽培: 要搞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4. 冬季栽培: 以增温保温为主要任务。 调控出菇环境实现高产 不同的栽培季节,不同的平菇品种,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尽一致,科学调控不同菇期环境的光、温、水、气等因素,最大限度地满足平菇对环境的要求,促进平菇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1. 春季出菇: 气温在10~25℃,适宜平菇生长,增加环境空气相对湿度达85%左右,加强通风,减少阳光直射,防止春末气温陡然升高形成出菇环境高温高湿。 2. 夏季高温: 夏季高温出菇,平菇子实体发育快,菇体易老化,病虫增多。管理以降温、通风为主,防止高温高湿,采取勤喷水、少量多次的喷水原则,保证平菇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3. 秋季出菇: 秋季是平菇生长的适宜季节,此期要搞好菇场的环境卫生,减少病虫发生源,温度控制在10-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促进平菇多分化,提高产量。 4. 冬季低温期出菇: 增温保温是管理的关键环节。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内采取人工增温措施,要注意菇场内的通风换气,防止通风不良而产生畸形菇,影响平菇的外观质量。 |